很多小伙伴比较关心水稻防倒伏用什么药拌种好些(水稻防倒伏用什么药拌种好一点),本文带大家一起看看水稻防倒伏用什么药拌种好些(水稻防倒伏用什么药拌种好一点)。
网友提问:水稻防倒伏用什么药拌种好?
优质回答:水稻抗倒伏可用惠满丰(高美施)、促丰宝Ⅱ型活性液肥、烯效唑乳油等农药,除此之外,要预防水稻抗倒伏,可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抗倒伏品种,并做好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
一、水稻倒伏症状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基部倒伏,二是折秆倒伏,前者是水稻倒伏的主要现象。
二、水稻倒伏病因
一是:水稻倒伏与水稻植株节间的椭圆特性有关,水稻节间横断面一直被认为是圆形的,其实水稻节间是椭圆形的,表现出一定的扁平度,低位节间的扁平率高于高位节间,经测定倒伏茎比不倒伏茎表现较高的扁平率,与节间的抗倒伏性有关。二是:倒伏茎的低位节间长和总茎长明显大于不倒伏茎,这说是有低位节间越长的茎越易倒伏。三是:倒伏茎的Ⅲ、Ⅳ节间长茎轴和短茎轴较不倒茎的小,这一结果不同于以前研究得出的倒伏与不倒伏茎的宽充无差异的结果。
四是:倒折一般发生在胝位节间,即第Ⅳ节间,至于邻近Ⅲ、Ⅳ两节发生倒伏概率很小,因此Ⅰ、Ⅱ节很少发生折断现象。五是倒折发生在折断节间的位置,试验表明第Ⅲ节间折断点位于节间长的13.2%-33.42%区域,第Ⅳ节间位于15.71%-23.15%区域,第Ⅴ节间位于13.27%-35.05%区域。根据上述结果可以断定,折断点位于折断节间下位节,在此节间长的10%-30%区域内。这一区域虽然只有节间长的20%,但折断发生在这一区域的概率至少有95%,这有限的20%区域被看作是折断区域,折断发生在此区域原因可能是叶鞘和茎节间综合作用的结果。折断均发生在短茎轴方向。看来水稻的倒伏原因除公认的低位节节间长与倒伏有关外,低位节间扁平率和其横截面的长茎轴和短茎轴宽度对抗倒性也有重要作用,从折断节间、折断位置、折断方向的观察表明:折断并不随机发生在某一节间的某一位置,而是在某一特定的位置,有的品种在Ⅳ节间,有的品种在Ⅳ和Ⅴ节间,折断区域局限于由下位节向上节间长的10%-30%的区域内,大部分折断沿着节间横截面的短茎轴方向发生。除了水稻本身上述原因外,其他原因还有水稻品种特性、栽植密度、施肥、气象条件等因子,倒伏是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水稻倒伏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的2-3个抗倒伏品种。如早稻有:中106、中丝2号、鄂汕杂1号、桂引901等抗倒伏的品种。中稻可选用东农419、嘉手、豫梗6号、香宝3号、八桂占2号、宁梗17号、藤系144等。晚稻可选用津稻308,津星1号,冀粳14号、15号,花粳45,辽粳244、287,沈农9017,东农419,毕粳37,宁粳15号,雪峰,龙梗4号等抗倒伏品种。(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防止偏施、过施氮肥,必要时喷洒惠满丰(高美施),每667m2用210-240ml,对水稀释300-500倍喷叶1-2次或促丰宝Ⅱ型活性液肥600-800倍液。(3)合理密植。(4)对有倒伏趋势的直播水稻在拔节初期喷洒5%烯效唑乳油100mg/kg,也可选用壮丰安水稻专用型,防倒效果优异。
其他网友观点你好,我是小胡,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水稻倒伏是后期因素造成的,目前没有什么药物拌种能够防治的,水稻倒伏后的急救措施有以下几点。
1.及时开沟排水轻搁田
这对减缓纹枯病蔓延,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继续灌浆,防止穗发芽和茎杆腐烂,都有积极作用。
2.根外喷药施肥
每亩用磷钾源库200克,兑水10公斤叶面喷施。用5%井冈霉素100克,兑水10公斤喷施防治纹枯病,井冈霉素和磷钾源库可以药肥混施。
3.对于轻倒伏的水稻不宜扶稻扎把
因为倒伏的稻株一般都是顺势向后倒伏的,稻穗、稻茎节和倒一叶、倒二叶基本都暴露在表面,倒伏后3-5天,由于稻株的自动调节作用,会使叶片和穗轴自动翘起,特别是倒伏不太严重的田块,稻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而倒伏后扶稻扎把,反而会人为地破坏稻穗、稻茎、叶片的自然分布,使机械损伤加重,造成倒伏损失更为严重。
4.对于重倒伏的水稻扎把抢救
水稻倒伏严重,但没有完全倒在地面,可以用尼龙绳也可以用杂草捆扎。然后加量用磷钾源库和生物促熟剂对足量水喷雾,避免绝收。水稻产量的形成来自于抽穗后的光合作用产物,所以需尽可能促进它的光合作用,保护好后4片叶,补充营养物质。
5.严格控制后期灌水次数
对倒伏的水稻田要严格控制后期灌水次数,每次灌水一定要落干晾透,做到前水不见后水。
谢谢,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其他网友观点水稻倒伏,可能是氮肥过量,密度过大,不抗倒伏品种,因干旱倒伏,病虫等。没有药物可以拌种
更多水稻防倒伏用什么药拌种好些(水稻防倒伏用什么药拌种好一点)请持续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