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完成后,水库的正常蓄水位达到175米,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高达393亿立方米。这一巨大的水库在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显著改善了长江宜昌至重庆段的660公里航道,使得万吨级船队能够直达重庆港。
三峡工程不仅仅具有防洪和航运的功能,它还能发电、养殖、旅游等,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都无法比拟的。
关于防洪效益,三峡水库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其调洪能力可以削减洪峰流量达到27000-33000立方米/秒,这一数字堪称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航运效益方面,三峡水库的回水改善了重庆等西南重镇的航运条件,使得660公里的航运里程得到显著改善,年单向通航能力从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称三峡工程为世界上的航运枢纽工程当之无愧。
三峡工程还具有抗旱功能。当下游地区出现大旱时,三峡可以通过加大放水力度来增大下泄流量,缓解抗旱局面。其主要设计者郑守仁介绍,补水功能是考虑到下游两岸的居民和生产用水需求,以满足抗旱用水。
在发电功能方面,三峡电站安装了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是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三峡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全部工期为17年。目前,全国多地遭遇不同程度的雨水侵袭,南方多地正经历水灾。为了减少涝灾的发生,大坝的泄洪作用至关重要。泄洪是为了保护大坝以及上下游的居民安全。当上游出现洪水时,大坝会将洪水排到蓄水区;当蓄水区水位到达后,就需要开闸泄洪。近日来强降雨次数多且持续时间长,导致水库水位超汛限,因此需要开孔泄洪以缓解潜在危害。以新安江水库为例,近期从开三孔到九孔泄洪是由于持续强降雨导致水位不断上升。每一次的水利调度都是经过科学家们的统筹安排,确保大坝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
正常的泄洪可以给水库水位带来缓解作用,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供需。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受到强降雨袭击的情况下,水库适当的开孔泄洪不仅可以避免洪水灾害的潜在危险,还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例如新安江的洪水汇入钱塘江河口的过程可以最大程度地缓解下游的洪水压力并解决水库水位问题。而三峡大坝开启三个泄洪孔的主要目的是在保障大坝安全的前提下有效调节和控制水库水位以及应对可能的洪水威胁。关于水库泄洪孔的巧妙运用
调节水位,是开启泄洪孔的首要目的。当水库水位攀升至危险边缘时,适时打开泄洪孔是一种智慧的选择。这一操作可以逐步减少超标的水量,从而减轻对大坝结构的压迫。这样不仅可以维持水库的平稳水位,还有利于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泄洪孔也是防洪的关键措施。在洪水肆虐的时期,上游的涌水可能会远远超出水库的承载极限。通过打开泄洪孔,可以迅速地排除多余的涌水,从而降低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守护两岸居民的安全。
为什么三峡大坝会选择开启三个特定的泄洪孔而非其他数量呢?这一决策是基于对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其中包括当前的水文情况、气象预报以及大坝的安全状态。三峡大坝的运行管理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精细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做出决策。
三峡大坝的三个泄洪孔的开启,既是为了调节水位,也是为了应对洪水,更是为了确保大坝自身的安全。这一决策背后不仅蕴含着对水库、河流以及防洪系统的深入理解,更需要精确的操作管理和科学决策。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和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