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核心内容
1. 作者与作品背景
《高祖本纪》是司马迁《史记》中的第八卷,以纪传体形式记载了汉高祖刘邦从布衣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一生,突出其统一中国、奠定汉朝基业的功绩。
司马迁通过对比刘邦与项羽的性格、用人策略及政治智慧,揭示了楚汉战争的历史必然性。
2. 原文节选与注释
刘邦出身神话: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注释:刘媪为刘邦母亲,通过“神遇”传说神化刘邦的出生,体现古代天命观。)
斩白蛇起义:
“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
(注释:白蛇象征秦政权(白帝子),刘邦自称“赤帝子”,预言推翻秦朝的天命。)
3. 人物刻画特点
司马迁以“不虚美,不隐恶”的笔法,既赞颂刘邦的政治才能(如善用萧何、张良等),也隐晦批评其性格缺陷(如狡诈、虚伪),如“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暗讽其忘恩。
相关资源平台
1. 国学大师网
提供完整《高祖本纪》原文及白话翻译,内容与《史记》通行本一致。
示例翻译: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 刘邦见秦始皇巡游,感叹大丈夫应如始皇帝般成就伟业。
2. 5000言网
收录《高祖本纪》原文并附详细注释,如解释“隆准而龙颜”为“高鼻梁、额头饱满”,分析司马迁的文学手法。
3. 古诗文网
主站未直接收录《高祖本纪》单独篇章,但对《史记》整体有介绍,强调其作为纪传体通史的地位及“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文学价值。
版本争议与校勘
1. 文本差异
日本宫内厅藏旧抄本《高祖本纪》与传世宋刻本存在异文,如“正月”与“二月”的时间记载差异,可能反映早期文本的原始面貌。
部分异文与《汉书·高帝纪》相似,推测司马迁原稿可能经后世修订。
2. 注释来源
裴骃《史记集解》的注释在抄本中保留完整,如“衅鼓旗”的祭祀含义,与《汉书》颜师古注有异,体现不同时代的解读。
研究价值
1. 史学意义
司马迁通过“互见法”分散刘邦的负面描写于其他篇章(如《项羽本纪》),而在《高祖本纪》中集中展现其帝王气象。
2. 文学手法
语言质朴生动,善用细节(如“刘氏冠”的竹皮冠)刻画人物性格,通过神话叙事强化历史宿命感。
如需阅读完整原文或白话译文,可参考以下资源:
国学大师网:
5000言网:
维基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