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是一个专业分享各种生活常识、知识的网站!
文章462022浏览59435890本站已运行10313

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内涵解析及其相互关系探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商品二因素的核心概念,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构成商品的本质属性。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使用价值(Use Value)

1. 定义与性质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实际需要的属性,体现为商品的自然属性。例如,衣服可以御寒,食物可以充饥。这种有用性来源于商品本身的物理、化学等自然特性,与具体劳动形式相关。

  • 使用价值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 并非所有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只有通过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成为商品。
  • 2. 特点

  • 具体性: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无法直接比较(如衣服与面包的用途不同)。
  • 永恒性:使用价值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是永恒的范畴。
  • 二、价值(Value)

    1. 定义与性质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抽象劳动的产物,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 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通过交换价值(如价格)表现出来。
  •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历史的范畴,仅在商品经济中存在。
  • 2. 特点

  • 抽象性:价值无法直接感知,必须通过交换关系显现。
  • 社会性: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非个别劳动时间。
  • 三、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 统一性

  • 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缺一不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无法交换,因而不具有价值;没有价值的物品(如自然物)不能成为商品。
  •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 2. 对立性

  • 主体矛盾: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无法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需让渡使用价值以获取价值,消费者需支付价值以获取使用价值。
  • 属性差异: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历史范畴。
  • 实现方式:商品内在矛盾需通过交换解决,只有成功交换后,使用价值和价值才能分别实现。
  • 四、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马克思指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如裁缝制衣的具体过程)。
  •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耗费)。
  • 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商品二因素的根源,是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关键。

    五、现实意义

    1. 经济分析:理解商品二因素有助于分析市场供需、价格波动及价值规律的作用。

    2. 批判视角:揭示资本主义生产中利润与剥削的本质(如剩余价值理论)。

    3. 现代应用:在数字经济中,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价值创造问题仍需以劳动二重性为基础进行拓展。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体现商品的有用性,价值体现其社会交换属性。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全过程,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赞一下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上一篇: 4K液晶电视机解析定义技术优势与选购要点全指南
    下一篇: 2025年思拉堡温泉小镇门票价格及优惠政策详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