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缴费主体与比例
1. 企业养老保险
缴费主体: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单位承担统筹部分(一般为16%-20%),个人承担8%。
缴费基数:以职工工资为基础,单位按工资总额缴纳,个人按工资的8%缴纳,基数范围通常为社平工资的60%-300%。
统筹账户比例:单位缴纳部分进入统筹账户,用于支付基础养老金。
2. 个人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参保:需自行承担全部费用,缴费比例通常为20%(12%进入统筹账户,8%进入个人账户)。
城乡居民参保:按年缴费,补贴部分直接进入个人账户,无统筹基金。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补充型):每年最高缴费1.2万元,全额由个人承担,享受税收优惠。
二、账户管理与资金用途
1. 企业养老保险
账户划分: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进入统筹账户。
养老金计算:基础养老金(统筹账户) + 个人账户养老金。
2. 个人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参保:缴费的40%进入个人账户,60%进入统筹账户。
城乡居民参保:所有缴费(含补贴)全额计入个人账户。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可投资理财产品(如储蓄、基金等),收益归个人所有。
三、税收优惠与福利特性
1. 企业养老保险
无直接税收优惠,缴费部分按规定税前扣除。
属于强制性参保,覆盖职工五险一金中的养老部分。
2. 个人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参保:无税收优惠,缴费成本较高。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每年1.2万元享受税前抵扣,收益免税,领取时按3%缴税。
四、领取条件与方式
1. 企业养老保险
领取条件:累计缴费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领取方式:按月领取,不可提前支取。
2. 个人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参保:领取方式与企业职工相同,但回本时间更长。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可选择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账户可继承。
五、适用范围与保障水平
1. 企业养老保险
强制覆盖在职职工,保障水平较高,退休金与缴费年限、工资挂钩。
2. 个人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参保:待遇水平与企业职工相同,但缴费成本更高。
城乡居民参保:保障水平低,月均养老金仅为职工养老金的1/5-1/10。
六、补充说明:企业年金与个人养老金
企业年金:企业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缴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单位≤8%、个人≤4%),退休后按月发放。
个人养老金:支持的第三支柱,完全市场化运营,资金用途更灵活(如投资、抵税)。
企业养老保险强调强制性与社会共济性,个人养老保险(尤其是第三支柱)侧重灵活性与市场化投资。灵活就业参保虽与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发方式相同,但需承担更高成本。具体选择需结合就业状态、收入水平及养老规划综合考量。
如需进一步了解政策细节,可参考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或各地人社部门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