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尖轻触间,一位保险代理人通过手机APP实时调取客户健康档案,AI助手自动生成个性化养老方案;老年客户因行动不便,通过语音指令完成理赔材料上传,系统10分钟内完成审核——这并非科幻场景,而是北大方正人寿APP正在落地的服务日常。2025年初,随着DeepSeek大模型的深度赋能,这款承载着传统保险基因与数字变革使命的应用,正成为中小险企智能化转型的典型样本。
AI驱动:服务模式的重构
智能助手“方灵”的诞生标志着服务范式的转变。2025年情人节,北大方正人寿上线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展业助手“方灵”,首次将自然语言处理与保险专业场景深度融合。初期实现“知识智能检索”功能,代理人可实时获取法规政策、产品条款的精准解读,解决传统培训依赖手册、更新滞后的痛点。据内部测试,方案生成效率提升50%以上,大幅降低新人入行门槛。
全链路赋能正在延伸服务边界。当前“方灵”正推进二期升级:在销售端,“AI陪练系统”通过模拟客户异议对话,训练代理人应对能力;在核保端,模型结合医疗数据实现疾病承保概率秒级运算;在服务端,7×24小时智能客服处理90%标准化咨询,释放人工客服处理复杂需求。这种“前-中-后台”一体化改造,正推动代理人从销售导向转向“专业顾问”角色。
全链路保险管理场景
投保到理赔的闭环重构。APP整合“在线投保-保单管理-极速理赔”全流程:客户投保时,系统通过健康问卷动态推荐适配产品;保单存续期提供现金价值增长可视化图表;理赔环节结合OCR技术解析医疗票据,自动提取关键字段,平安产险同类应用已将理赔时效压缩至2分钟。北大方正人寿更创新引入语音交互功能,解决老年群体操作障碍。
康养生态的差异化壁垒。依托股东医疗资源,APP打造“检→诊→药→管→养”闭环服务:投保健康险客户可预约三甲医院体检;居家养老用户联动平安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实时呼叫上门护理;2024年推出的“爱无忧银发(臻享版)疾病保险”支持80周岁高龄投保,APP同步提供用药提醒、视频问诊等适老化功能。这种“保险+服务”模式,使产品溢价能力提升20%以上。
康养生态整合创新
“保险+康养”战略在APP中实现场景化落地。通过连接股东医疗资源,用户可在线预约三甲医院体检、获取专属健康管理方案,并将健康行为数据(如步数、睡眠质量)转化为保费折扣。2025年推出的“福多多(如意版)养老年金保险”支持养老社区优先入住权兑换,满足高净值客户品质养老需求。
适老化改造体现普惠价值。针对50周岁以上用户群体,APP推出语音导航、远程协助功能,子女端可同步父母健康数据。在山东试点中,老年用户理赔材料提交效率提升70%,有效缓解“数字鸿沟”困境。这种人性化设计使银发用户留存率达行业平均水平的1.8倍。
安全与隐私保障挑战
数据安全成为智能化的双刃剑。中央财经大学陈辉教授指出:保险业涉及大量健康、财务敏感信息,一旦AI系统遭攻击,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北大方正人寿采用“联邦学习”技术,使数据在本地完成脱敏处理后再进入模型训练,从源头隔离风险。
监管合规性持续升级。2025年该公司因“编制虚假”被罚235万元,折射出数据治理的复杂性。目前APP实施“三重验证机制”:生物识别登录、关键操作动态密码、AI生成内容人工复核,确保符合《保险业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新规。
| 防护层级 | 技术手段 | 应用场景 |
| 前端 | 人脸识别+声纹认证 | 登录/大额操作 |
| 中台 | 联邦学习+差分隐私 | 数据训练与分析 |
| 后端 | 区块链存证+AI内容审核 | 电子合同/条款生成 |
未来演进方向
技术融合开辟新场景。北大方正人寿计划将“可穿戴设备+保险”纳入APP:通过智能手环监测心率异常触发自动理赔;结合血糖仪数据动态调整糖尿病保险保额。这种实时风控模式,可能颠覆传统精算逻辑。
生态开放构建护城河。2025年战略研讨会提出“虚拟创新工坊”概念,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API接口:医疗机构接入健康管理模块;理财平台嵌入财富规划工具,使APP进化为“金融健康超级入口”。这种平台化转型,或成为中小险企抗衡巨头的关键路径。
在破局中重塑价值
北大方正人寿APP的演进,折射出保险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命题:技术不仅是效率工具,更是价值创造的新引擎。从“方灵”助手的知识赋能,到康养生态的服务重构,再到隐私保护的技术攻坚,其本质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能力再造。正如总经理韩光所言:“历史从不奖励跟风者,只铭记破局人。”
然而挑战犹存:如何在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间取得平衡?如何让人机协同真正提升服务温度?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保险APP能否从“功能载体”蜕变为“信任伙伴”。当技术狂潮褪去,唯有那些坚守保障本源、敬畏风险底线、持续创造用户价值的探索者,才能赢得长久的市场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