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况分析
1. 班级基本情况:班级人数约28-37人,男女比例均衡。幼儿升入大班后责任感、自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显著提升,但存在音乐感受力偏弱、行为常规待加强、幼小衔接意识不足等问题。
2. 发展现状:大部分幼儿能遵守日常规则,具备初步的协作能力,但需加强专注力培养及安全自护意识。
二、保教目标
1. 幼儿发展目标:
健康领域:增强体质,掌握基本体育技能(如跳绳、队列变换),培养正确的坐姿和用眼习惯。
语言领域:提升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开展故事创编、汉字认读活动(如《三点水》识字教案)。
社会领域:强化规则意识与合作能力,结合节日开展感恩教育(如重阳节敬老活动)。
科学领域:探索自然现象(如水的溶解、光的反射实验),培养观察与记录能力。
艺术领域:发展绘画、手工技能,结合音乐律动与奥尔夫音乐活动,激发创造力。
2. 幼小衔接重点:培养时间管理、学习习惯(如整理书包、独立完成作业),模拟小学课堂体验。
三、教育教学重点
1. 常规培养:
通过晨谈、情景模拟强化行为规范(如排队、轻声交流)。
开展“值日生”制度,鼓励自我服务与责任意识。
2. 主题活动:
节日教育:结合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开展手工制作、亲子活动,如制作月饼、爱国主题绘画。
户外探索:每日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设计自然观察、体能挑战游戏(如障碍跑、平衡训练)。
3. 特色课程:
阅读与表达:定期举办“故事大王”比赛,利用绘本教学引导完整表述。
科学实验:设计“神奇的水”“会跑的轮子”等实验,结合记录表培养探究能力。
四、安全工作
1. 日常管理:严格执行晨检、消毒流程,杜绝安全隐患(如尖锐物品存放、药品管理)。
2. 安全教育:开展消防演练、防拐骗情景模拟,教授紧急求助方法。
五、家长工作
1. 沟通渠道:通过家园联系栏、微信群定期分享幼儿动态,组织家长开放日及亲子活动。
2. 协作内容:发放“幼小衔接指南”,指导家庭培养时间观念与学习习惯。
六、月份安排示例
9月:熟悉新环境,开展“我爱幼儿园”主题绘画;中秋节亲子制作灯笼。
10月:国庆爱国教育(手工国旗、红歌会);秋季远足观察自然变化。
11月:消防演练;科学实验“水的张力”。
12月:元旦联欢会;幼小衔接讲座(邀请小学教师)。
与延伸
教案资源:[语言领域《三点水》教案]、[科学实验“水的溶解”]。
户外活动策略:优化场地与材料投放,确保活动时长与安全性。
此计划可根据具体班级情况调整,需结合幼儿兴趣动态优化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