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朱可夫结局和赫鲁晓夫的结局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假设斯大林当年让朱可夫继承他的位子,朱可夫有能力治理国家吗?
二战后,斯大林年龄已老,大功告成,而且通过二战涌现出一批精英,本该激流勇退。可供接班的人很多,包括舆论说的很坏的贝利亚。
朱可夫接班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朱可夫办事缜密,军政素质高,不管调到什么地方,都能扭转战局。举个例子,朱可夫被派到列宁格勒防守,看到老革命伏罗诺夫号召青年人,"孩人们,你们的父辈跟我上战场,今天你们要跟我上战场。"群情踊跃,要与敌拼杀。朱可夫则让老革命去休息,现在战争是飞机,坦克不再是国内革命那会子了,拿杆枪往前冲就行了。朱可夫在列宁格勒是党政一把手,统筹全局,充分利用早期的防线,调动各种力量挽救了列宁格勒,说明朱可夫军各方面素质都很强,而不仅仅会指挥打仗,更能稳定军心,民心,组织军民共克难关。而且很会演讲,鼓动群众。
朱可夫之所以是二战第一名将,其并没有太多自创的军事理论,而是细致入微,洞查入微,战场组织入微,精于计算,考虑周全。例如敢于在不利于大兵团作战的沼泽地区展开部队。如果用这种头脑管理国家,国家肯定能兴望。
在决策上,军事决策就不用说了,二战期间无人出其右,在国家政治上,积极参与铲除贝利亚。为国家大意,大争权,不利用自己的大功为自己谋存政治利义。
二战中科涅夫作战不利,斯大林要办了科涅夫,但朱可夫不仅救了科涅夫而且让他继续带兵打仗,朱可夫很会团结同志,不搞斯大林肃反那一套,二战后让他靠边站就靠边站,不拉山头。这都是朱可夫高素质的体现。
如果朱可夫当政,苏联肯定不会走向僵化的道路,不会在政客的内耗中耗尽时光,苏联也不会只有70年的寿命。
赫鲁晓夫的结局
赫鲁晓夫最后的结局是1964年被人罢免。实际上1964年的事情在1957年的莫斯科早已经发生过一次,当时苏联内部对他的一些政策已经非常不满。
1957年6月趁赫鲁晓夫出过访问,克林姆林宫的中央主席团以7:4的投票决定罢免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积极采取了积极应对的措施,这一次他得到了朱可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强烈支持。
虽然二人没有投票权,朱可夫却调集军队驾驶飞机和坦克到达莫斯科,为赫鲁晓夫“投上一票”,实际上我们知道,这样的一票等于千万票。
如何看待苏联名帅朱可夫的一生遭遇?
(一)卓越的军事将领
〇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一1974),前苏联军事领导人,苏联元帅。世界二战期间功勋卓著的反法西斯将领。出身贫困家庭,早年在莫斯科学徒,1915年参加沙俄骑兵团。10月革命期间加入布尔什维克。1918一1920年投身国内反叛乱战争。1923年晋级苏联红军团长,1930年任旅长。
〇1939年日本在中丶蒙丶苏边境地带向苏联挑衅。朱可夫奉命指挥诺门罕战役,以装甲集团作战重创日军,令日军胆寒。因其杰出指挥才能,获苏联英雄称号。1940年晋升大将军衔,任苏军参谋长。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德国突然大举入侵苏联。改任苏联预备队方面军司令的朱可夫率军开往前线,粉碎了德国先头部队的进攻。9月列宁格勒告急,朱可夫被任命为苏军大本营代表赴列宁格勒,全权指挥协调各集团军的作战行动。他果断地下令逮捕丶处决了擅自撤退的军官,对德军进行了有效的防御和反击。10月德军大举进攻苏联首都莫斯科。斯大林让朱可夫接替铁木辛哥元帅组织了莫斯科保卫战。12月德军遭受重大挫败,从莫斯科地区撤退。其后朱可夫与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共同指挥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1945年他任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率部攻克柏林。
〇在二战盟国盟军同层次将领中,朱可夫元帅的指挥才能远在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和英国蒙哥马利将军之上。
(二)被政治阴谋利用的最佳帮凶者。
〇1953年斯大林逝世,阴谋家赫鲁晓夫开始了有计划的篡夺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活动,朱可夫成为赫鲁晓夫拉拢丶利用的最佳对象和篡权帮凶者。
〇赫鲁晓夫大肆吹捧朱可夫在2战中的历史功勋,指责斯大林在反德国法西斯的战略错误,夸大斯大林与朱可夫之间的分歧,突出朱可夫的战略远见,让朱可夫很受用,与赫鲁晓夫结成“政治同盟”,在关键时刻出手,帮助赫鲁晓夫搞垮对手。
〇前苏联二把手丶特务机关首脑贝利亚是赫鲁晓夫要搞掉的首要对象。贝利亚的致命要害是不掌握军权,赫鲁晓夫说服了一把手马林科夫,指使朱可夫秘密逮捕了贝利亚,将其枪决。
〇在政治局会议上,马林科夫丶莫洛托夫丶卡冈诺维奇等人以多数票表决,罢免赫鲁晓夫的中央书记职务。赫鲁晓夫不服,提出要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才算数。当晚,朱可夫动军用飞机,连夜将苏联各地的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鉴于这些中央委员均为赫鲁晓夫安排才当选的。在其后召开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朱可夫发言,攻击了莫洛托夫等人在肃反扩大化中的错误。会议结果,马林科夫丶莫洛托夫丶卡冈诺维奇等人被打成“反党集团”。
〇赫鲁晓夫在朱可夫的帮助下,篡夺并巩固了最高权力后,觉察到了作风有些专横跋扈的朱可夫同志对他的威胁。于是采取“调虎离山计”,让朱可夫出国访问。回国后朱可夫才发现自己被耍了。已被解除国防部长职务,剝夺了军权,成了“反党分子”。
〇军事上的卓越的天才人物,政治舞台上的低能儿,这就是朱可夫的悲剧。朱可夫一生跟从了2个人,1位是斯大林同志,另1位是赫鲁晓夫同志。斯大林内心对朱可夫是赏识的。没有斯大林的识才和重用,朱可夫不可能取得那么高的军事成就。斯大林甚至有意为朱可夫建功立业创造机会。如进攻柏林战役的指挥权,斯大林有意“留给”了朱可夫。或者由于“功高震主”,或者由于军队内部同僚的“揭发”,斯大林也曾几次公开贬斥过朱可夫,但很快又会重用他。赫鲁晓夫则不然,他利用完朱可夫以后,使用阴谋手段将其拿下,并长久“冷冻”起来。朱可夫晚景很凄凉。举行葬礼时竟无任何1位苏共高层官员出席。直到1995年,才给予平反,恢复名誉。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