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是一个专业分享各种生活常识、知识的网站!
文章462022浏览59435929本站已运行10313

《蜀水楚云渡荆门——李白诗路行迹译注新诠》

原文

渡远荆门外

翻译

我乘船远行,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山之外

(或译为:从遥远的蜀地乘舟而来,渡过荆门山

注释详解

| 词语 | 解释 | 补充说明 |

|-|-|--|

| | 乘船渡过 | 指诗人乘舟穿越三峡,沿长江东下 |

| | 遥远(指路程) | 强调从蜀地(今四川)出发的漫长旅途 |

| 荆门 | 山名,位于今湖北宜都西北 | 长江南岸险要之地,为蜀楚分界咽喉,与北岸虎牙山对峙 |

| | 之外、离开 | 象征诗人首次离开蜀地,进入楚地(湖北) |

诗意与背景

  • 地理意义:荆门山是蜀地东出的门户,渡过此地意味着告别巴蜀群山,进入开阔的江汉平原 。
  • 情感铺垫:开篇点明远游行程,为后文“山随平野尽”的壮阔景象和“仍怜故乡水”的思乡之情埋下伏笔 。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白青年时期(约724年),他首次离蜀远游,心怀壮志又眷恋故乡,矛盾心境贯穿全诗 。
  • 全句关联

  • 下句衔接:“来从楚国游”紧承此句,表明目的地为战国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形成完整的行程叙述 。
  • 结构作用:首联以简洁语言交代远游起点与终点,奠定全诗雄健开阔的基调 。
  • 附:全诗参考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

    此句以地理跨越象征人生新阶段,语言凝练却蕴含远游的豪情与离乡的怅惘,是理解全诗情感脉络的关键 。

    赞一下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上一篇: 古典主义文学核心特征探析理性形式与道德意涵的艺术呈现
    下一篇: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G常数的科学解析与重要性探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