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片与镀膜检查(最关键步骤)
1. 霉菌/划痕/起雾:
用手电筒或手机灯光照射前后镜片,360°旋转观察:霉菌呈蛛网状或雾斑,划痕为明显线状反光,起雾则呈现朦胧白斑。发现任意一项均不建议购买。
镀膜损伤检查:在强光下倾斜镜头,观察镜片反光。正常镀膜反光微弱(呈暗绿色/紫色);若反光强烈如镜面或出现斑驳脱落,说明镀膜受损,影响画质。
2. 灰尘与裂纹:
少量微灰可接受(不影响成像),但成团灰尘或内部裂纹需警惕。对光检查时,裂纹会呈现放射状纹路。
? 二、机械结构与外观检查
1. 外观痕迹:
检查镜身是否有磕碰凹痕(可能导致光轴偏移)和螺丝拆卸痕迹(螺丝刀划痕或螺丝崩角),拆修过的镜头风险较高。
卡口触点应金黄光亮无腐蚀,若发黑/氧化可能接触不良。
2. 功能环测试:
对焦/变焦环:手动旋转时应阻尼均匀无卡顿,变焦镜头需测试全焦段流畅性。若在某一焦段卡住或有异响,可能内部导轨损坏。
光圈环(如有):逐档调节听叶片开合声,需清脆无粘连。漏油会导致叶片粘滞,表现为光圈收缩迟缓。
?? 三、核心功能实测(务必装机测试)
1. 对焦性能:
自动对焦:分别测试最近对焦距离与无限远合焦能力,倾听马达声是否平稳,异常噪音(如“滋滋”声)预示马达老化。
移焦检测:拍摄刻度尺(45°斜放),查看合焦点是否与对焦点一致。偏移超过焦深需谨慎。
2. 光圈叶片:
使用景深预览按钮或手动缩光圈(如f/16),观察叶片是否闭合完整无油渍。叶片粘连会导致曝光不准。
实拍测试:M档下从f/2.8到f/22逐级拍摄,检查虚化过渡是否自然。若有曝光异常或报错(如佳能ERR01),说明光圈故障。
3. 防抖功能:
手持拍摄1/15s快门:关闭防抖拍一张,开启防抖再拍一张。对比清晰度,开启后应明显改善。无效果或机身剧烈抖动则防抖失效。
4. 光轴偏移(易忽略项):
拍摄砖墙或高楼,检查画面四角锐度是否一致。若单边模糊,说明光轴不正,维修成本高。
四、交易与验货注意事项
面交必备工具:手电筒、备用相机机身、白纸(测坏点)、笔记本电脑(即时读图)。
网购避坑:
要求卖家提供镜头编号并录制功能测试视频,收货时当场核对编号防调包。
警惕“国产翻新头”:低价热门型号(如24-70mm f/2.8)若镜片不通透或镀膜反光异常,可能是更换劣质镜片的翻新货。
保修与凭证:优先选在保镜头,核对保卡序列号与镜头一致。无保修的镜头需砍价20%~30%。
终极建议
致命问题清单:发现霉菌、起雾、光轴偏移、光圈叶片粘连、马达异响中任意一项,立即放弃。
可接受瑕疵:轻微使用痕迹、少量灰尘、对焦环稍紧(部分老镜头特性),需确保功能正常且价格合理。
按此流程检查,可规避90%的隐患镜头。务必坚持“功能不合格不付款”原则,避免因低价冲动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