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是一个专业分享各种生活常识、知识的网站!
文章462022浏览59435960本站已运行10313

君子如珩玉德生辉羽衣昱耀照乾坤

“羽衣昱耀,君子如珩”是一句源自明代文人文震亨所著《长物志》的古语(原文语序为“君子如珩,羽衣昱耀”),其核心含义是赞美君子内外兼修的高尚品格与卓然风采。以下从字义、象征、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字面释义

1. 君子如珩

  • 君子:指品德高尚、修养深厚之人,儒家理想人格的化身。
  • 珩(héng):古代玉佩顶端的横玉,形似磬而小巧,是组玉佩的核心部件,象征身份与德行(《礼记·玉藻》载“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 整体:君子应如玉珩般温润坚韧,兼具内在美德与外在风范。
  • 2. 羽衣昱耀

  • 羽衣:原指仙人或道士所穿的羽毛织衣(如李白诗“霓裳曳广带”),引申为超凡脱俗的仪态。
  • 昱耀:“昱”为日光、光明,“耀”为照耀,合指光辉灿烂。
  • 整体:形容君子的外在风采如仙人临世,德行与才华交相辉映。
  • 二、象征与哲学内涵

    1. 玉珩:儒家五德的具象化

    玉在传统文化中象征“仁、义、智、勇、洁”五德(《礼记》)。以珩喻君子,强调其需如美玉般:

  • 温润:待人谦和,如玉石触感;
  • 坚韧:意志坚定,似玉不易碎;
  • 高洁:品行无瑕,类玉无杂质。
  • 2. 羽衣:道家与儒家的精神融合

  • 羽衣的仙逸气质暗合道家超脱世俗的理想,与儒家修身济世的入世精神结合,体现明代文人“儒道互补”的追求。
  • 如文徵明以此句赞其侄文彭:既是书画篆刻大家(才学外耀),又承家族“以德立身”之风(品格内修)。
  • 3. 内外兼修的核心寓意

    全句通过“珩”(内在)与“羽衣”(外在)的呼应,表达:

  • 德才兼备:君子需兼具如玉的品德与如羽衣的才华;
  • 知行合一:内在修养需通过外在言行彰显(如佩玉之声须合礼乐);
  • 影响世风:君子的光芒应照耀他人(典出《诗经》“德音孔昭”)。
  • 三、文化背景与争议

    1. 出处争议

  • 主流认为出自文震亨《长物志》(原句:“于身为长物,于世为闲事。君子如珩,羽衣昱耀”),表达文人雅士对“长物”(身外之物)的审美态度:闲物亦可折神境界。
  • 另有观点提出自文徵明《甫田集·题君子石》,用于赞颂其侄文彭。两说皆反映明代尚玉文化。
  • 2. 玉文化在明代的复兴

    明代文人推崇“以玉比德”,如收藏家高濂称:“玉以比德,君子贵之。”文震亨本人出身苏州文氏(文徵明曾孙),家藏丰沛玉器,其书《长物志》亦将玉器列为雅玩。

    四、现代意义

    此句今常用于:

  • 个人修养:勉励精进品德与才学,如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的自我雕琢;
  • 文化传承:成为“君子人格”的诗意表达,如王昱珩(“最强大脑”选手)之名即化用此典;
  • 艺术创作:影视、小说常引用以塑造清雅角色(如起点中文网多部作品)。
  • > 点睛:若以一言蔽之,“君子如珩,羽衣昱耀”实为对理想人格的礼赞:如玉在璞,修德于内;如羽曜世,展华于外。其融合儒道的精神底色,至今仍是东方美学的隽永符号。

    赞一下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上一篇: 古韵长歌溯千年 十二镇魂遗音荡烽烟解怨录
    下一篇: qsc指的是什么意思全面解析其含义背景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