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3年发布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关文件,我国免疫规划疫苗共涵盖14种疫苗,可预防15种传染病,具体疫苗种类及对应预防疾病如下:
常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2023年版)
1. 乙肝疫苗
预防疾病:乙型肝炎
接种对象:0月龄、1月龄、6月龄(共3剂)
2. 卡介苗
预防疾病:结核病
接种对象:出生时(1剂)
3. 脊髓灰质炎疫苗
类型:灭活疫苗(IPV)和减毒活疫苗(bOPV)
预防疾病:脊髓灰质炎
接种程序:2、3月龄接种IPV;4月龄、4周岁接种bOPV(共4剂)
4. 百白破疫苗(DTaP)
预防疾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接种对象:3、4、5月龄及18-24月龄(共4剂)
5. 白破疫苗(DT)
预防疾病:白喉、破伤风
接种对象:6周岁(1剂)
6. 麻腮风疫苗(MMR)
预防疾病:麻疹、腮腺炎、风疹
接种对象:8月龄、18月龄(共2剂)
7. 乙脑疫苗
类型:减毒活疫苗(JE-L)或灭活疫苗(JE-I)
预防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接种对象:8月龄、2周岁(共2剂)
8. 流脑疫苗
A群多糖疫苗:6-18月龄(2剂)
A群C群多糖疫苗:3周岁、6周岁(2剂)
预防疾病:A群/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9. 甲肝减毒活疫苗(HepA-L)或灭活疫苗(HepA-I)
预防疾病:甲型肝炎
接种对象:18月龄(灭活需自费选2剂)
重点人群免疫规划疫苗
以下两类疫苗针对特定高风险人群免费接种:
10. 出血热疫苗
适用人群: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重点人群。
11. 炭疽疫苗
适用人群:炭疽疫情暴露风险人群。
免疫规划疫苗调整动态
2023年调整:脊灰疫苗接种程序优化为“2剂IPV+2剂bOPV”,麻腮风疫苗替代原麻风疫苗,进一步强化免疫效果。
2025年计划调整: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调整为2、4、6、18月龄,6周岁接种百白破疫苗替代原白破疫苗。
非免疫规划疫苗补充
根据自愿原则,公众可选择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HPV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以补充免疫规划疫苗的防护范围。
以上疫苗由免费提供,适龄儿童需按程序及时接种。具体接种剂次、间隔及注意事项可参考本地疾控部门发布的接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