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是一个专业分享各种生活常识、知识的网站!
文章462022浏览59435885本站已运行10313

霁字探秘从自然现象到文化符号的深层意蕴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自然现象

  • 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 本义为雨后或雪后天空放晴,如“雪霁”“霁色”(雨后晴空的颜色)。《说文解字》明确记载:“霁,雨止也”,例如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即描绘雨后初晴的景象。

  • 引申为明朗、清澈的状态
  • 如“光风霁月”既可描述晴朗夜空的景色,也比喻人心胸开阔、品格高洁。

    2. 情感状态

  • 怒气消散,神色缓和
  • 如“霁颜”“色霁”等词,形容怒气平息后的和悦神态。例如《汉书》中“为霁威严”即指收敛威怒之态。

    二、字形与造字逻辑

  • 结构:上下结构,部首为“雨”,总笔画14。
  • 造字法:形声字,“雨”表意,“齐”表声兼表意(“齐”象征整齐、统一,隐喻雨停后天空澄净的状态)。
  • 异体字:繁体写作“霽”,另有异体“?”。
  • 三、文化延伸与文学意象

    1. 诗词中的意境

  • 宋代姜夔“夜雪初霁”描绘雪后清寒之美,祖咏“霁日园林好”以晴空喻景致明丽。
  • 黄庭坚以“光风霁月”赞周敦颐人品高洁,成为经典隐喻。
  • 2. 哲学象征

    “霁”常被赋予“澄明”“净化”的哲学意义,如道家思想中“霁心”指去除杂念的心境。

    四、读音与常见误区

  • 正确读音:jì(与“既”同音),易误读为“qí”(齐)。
  • 古籍注音:子计切、才诣切等多音记录,现代统一为jì。
  • “霁”既是自然现象的记录,也是情感与文化符号的载体。其双重含义——从雨雪止息到心境澄明——体现了汉语“天人合一”的思维特质,并在文学与哲学中被反复诠释。如需深入探究具体文献用例或相关成语,可参考《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及《阿房宫赋》等经典文本。

    赞一下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上一篇: 寻求韩国电影爱人完整未删减版资源哪位网友有高清版本分享
    下一篇: 滴滴司机接单必看掌握这些高效跑单技巧让收入翻倍全攻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