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基于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教材编制的《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课件纲要及核心内容解析,适用于45分钟课堂讲授,结合案例分析、互动讨论与多媒体素材。
一、课程概述
主题: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
课标要求:
课时:1课时(45分钟)
教学工具:PPT课件、案例视频、实物模型(如可折叠自行车、智能灯具)
二、核心内容解析
1. 设计驱动技术发展
(1)设计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路径
(2)设计促进技术革新
2. 技术作为设计的基础
(1)技术是设计的实现平台
(2)技术更新拓展设计边界
| 技术演进 | 设计变革案例 |
|
| 大数据分析 | 服装产业:基于用户偏好数据驱动面料与款式设计 |
| 物联网技术 | 智能家居:灯具根据环境光自动调节色温 |
3. 设计的分类与侧重点
技术设计 vs. 艺术设计
| 维度 | 技术设计 | 艺术设计 |
||-
| 核心目标 | 功能实现、结构优化、工艺可行性 | 美学表达、文化符号、情感共鸣 |
| 案例 | 浙江民居适应气候的结构设计 | 鸟巢体育馆的镂空外观 |
| 通用技术课程定位 | 以技术设计为核心,兼顾艺术设计融合(如上海世茂大厦) |
三、教学互动设计
1. 小组讨论(15分钟)
> “智能手机的全面屏设计是技术驱动还是设计驱动?”
引导方向:
2. 案例分析(10分钟)
1. 油灯→白炽灯(材料技术革新)
2. 圆形灯罩→智能感应灯(电子技术+人机交互设计)
绘制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在灯具中的融合示意图。
四、课程总结与升华
技术与设计的辩证关系
mermaid
graph LR
A[设计需求] --> B(技术研发)
B --> C(新产品/工艺)
C --> D[新设计可能性]
D --> A
关键结论:
1. 设计是技术的载体,技术是设计的支撑。
2. 创新闭环:需求激发设计 → 设计挑战技术 → 技术赋能新设计。
3. 未来趋势:人工智能、可持续技术将重塑设计范式(如生成式设计、零废弃物产品)。
五、课后拓展与实践
分析一款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撰写报告说明:
> 课件设计说明:
> 本框架强调“案例贯穿理论”,通过经典与现代案例对比(如飞行器发展史、大数据服装设计),帮助学生建立“技术-设计”的动态关联认知。教师可根据学情选用本地化案例(如地方传统工艺的技术改造)增强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