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率 =
(本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上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上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100%
公式解析与应用要点:
1. 核心概念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指合并财务报表中,扣除少数股东损益后,母公司股东实际享有的净利润。例如,若母公司控股子公司51%的股权,则该子公司净利润的51%计入归母净利润,剩余49%为“少数股东损益”。
增长率:反映本期归母净利润相比上期的增长幅度,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下降。
2. 分母处理
当上期归母净利润为负数时,分母需取绝对值(即 |上期归母净利润|),避免因负值导致增长率方向错误。例如:
若上期为-100万元,本期为50万元,则增长率 = (50
(-100))/100 × 100% = 150%。
3. 应用场景
财务分析:用于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尤其关注是否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或财务操纵。例如,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率更能反映主营业务增长。
投资决策:高增长率通常被视为企业成长性和竞争力的体现,但需结合行业周期、ROE(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综合判断。
4. 注意事项
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差异:归母净利润基于合并报表计算,需与母公司单独报表区分。例如,若母公司通过子公司分红获取收益,合并报表会抵消内部交易影响。
数据来源:需确保“归母净利润”数据取自合并利润表中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科目,而非母公司单体报表数据。
示例计算:
假设某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亿元,2023年为1.5亿元,则:
增长率 = (2
1.5)/1.5 × 100% ≈ 33.33%。
若2023年为-1亿元,2024年为0.5亿元,则:
增长率 = (0.5
(-1))/1 × 100% = 150%(扭亏为盈)。
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与ROE(净资产收益率):若净利润增长率持续高于ROE,可能是企业通过融资或留存收益扩大资产规模的结果。
与扣非净利润:若归母净利润增长率显著高于扣非净利润增长率,需警惕非经常性损益对盈利的短期影响。
综上,该指标需结合企业实际经营背景、财务报表附注及行业特性综合解读,避免单一数值误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