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世界性难题,山西以“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为核心的“六新”战略,正成为破解发展困局的关键密钥。这一战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视察山西时提出的“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发展”重要指示,并在2020年由山西省委正式确立为转型发展的突破方向。它不仅是对传统产业路径的颠覆,更是对创新生态的系统重构,旨在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推动山西从“煤老大”向“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如今,“六新”已深度融入山西的产业肌理,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注脚。
战略内涵:转型发展的系统布局
“六新”是山西应对资源依赖困境的顶层设计。新基建聚焦5G基站、数据中心等数字化基础设施;新技术突破能源清洁利用、固废处理等关键技术;新材料发展碳基、特种金属等前沿材料;新装备推动智能煤机、新能源装备高端化;新产品拓展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领域;新业态培育“高速公路+光伏”、数字孪生等融合模式。这六大维度覆盖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集聚”的创新闭环。
其核心逻辑在于打破“一煤独大”的路径锁定。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曾直言:“山西发展的相对差距,本质是改革的差距”。通过“六新”,山西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创新势能——例如利用煤化工副产品发展碳基新材料,依托能源基地优势布局氢能、核能,实现从“黑色资源”到“绿色技术”的蜕变。
产业实践:融合创新的多维突破
在能源领域,“新能源+交通”模式全国领先。山西交控集团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20.11万千瓦,年发电量超1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62万吨,并规划到2025年总装机达150万千瓦,盘活4万余亩高速公路土地。服务区同步打造“综合能源岛”,集成油、气、电、甲醇加注功能,构建低碳交通网络。
在循环经济领域,固废资源化技术成就显著。山西率先开展煤气化炉渣、煤矸石等八类固废路用研究,制定12部地方标准,推广利用固废5370万吨,节省占地5100亩,减少碳排放1400万吨。依托固废处理的创新,总投资5.75亿元的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已开工,发展装配式建筑、生态水泥等五大业态。
在智能制造领域,“564”新装备体系加速成型。根据《山西省“十四五”新装备规划》,山西构建了智能煤机、轨交装备等5大传统优势领域,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等6大新兴领域,以及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等4大战略领域的产业梯队。目标到2025年营收达4500亿元,智能制造成熟度3级以上企业占比20%,推动装备制造业从“跟跑”向“并跑”跃迁。
技术支撑:创新生态的系统构建
核心技术攻关与标准制定同步推进。山西完成《焦炭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等2项国家标准、21项地方标准修订,授权低碳技术专利227件。在沥青路面养护中推广“RAP高掺量温再生技术”,实现废旧料100%回收、96%循环利用;就地热再生技术更使碳排放比传统工艺降低70%。
创新平台成为“六新”孵化器。2024年山西启动“晋创谷”驱动平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未来产业规划布局25个方向:遴选碳基新材料、半导体等9大主导性产业;培育云计算、氢能等7大先导性产业;突破量子技术、高速飞车等4大颠覆性领域;布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5大前瞻性领域,形成梯次发展格局。
制度保障:改革深化的协同赋能
营商环境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山西实施“三对六最”策略(对表中央、对标国际、对接规则;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全国首创,工业项目审批从240天压缩至60天,开发区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同步建立“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等新型模式,2017—2020年累计减税降费1647亿元。
政策体系强化要素支撑。出台《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山西省支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设立省级战略专项资金。2025年部署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行动,重点解决“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通过项目揭榜挂帅、成果转化权益分配等机制激发活力。
结论:从破局到领跑的未来之路
山西“六新”战略的本质,是通过科技创新重构产业竞争力、通过绿色低碳重塑发展逻辑。其成效已初步显现:新能源装机占比超30%,制造业增速达9%(远超煤炭的1.9%);固废利用、光伏高速等模式形成全国示范;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年营收增速超12%。转型仍面临深层挑战——如创新资源不足、产业生态薄弱等。
未来山西需在三个方向持续发力:
一是在技术产业化上,加强“晋创谷”等平台的中试能力,缩短实验室到生产线距离;
二是在要素市场化上,扩大科技金融结合试点,破解初创企业融资难;
三是在区域协同化上,借力京津冀技术外溢,共建氢能、半导体等跨省产业链。
正如山西交控集团董事长武艺所言:“唯有主动拥抱绿色低碳革命,才能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新路”。当“六新”从产业项目升维为创新生态,山西或将为全球资源型地区贡献一份“转型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