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是一个专业分享各种生活常识、知识的网站!
文章462022浏览59435940本站已运行10313

哈丽叶特比彻斯托生平简介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传奇人生

以下是关于《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哈里特·比彻·斯托(Harriet Beecher Stowe,1811—1896)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 全名:哈里特·伊丽莎白·比彻·斯托(Harriet Elizabeth Beecher Stowe)
  • 生卒:1811年6月14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里奇菲尔德,1896年7月1日逝世于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享年85岁。
  • 家庭背景:出身于著名牧师家庭,父亲莱曼·比彻(Lyman Beecher)是公理会牧师和废奴主义者,兄弟姐妹共11人(她排行第6),包括著名牧师亨利·沃德·比彻(Henry Ward Beecher)。母亲早逝,由长姐抚养长大。
  • 生平与创作背景

    1. 教育经历

  • 早年就读于利奇菲尔德女子学院(Litchfield Female Academy),后进入姐姐凯瑟琳创办的哈特福德女子神学院(Hartford Female Seminary),接受与男性同等水平的课程。
  • 热爱文学,深受拜伦、司各特等作家影响,毕业后在哈特福德女子神学院任教(1829—1832年)。
  • 2. 废奴思想的形成

  • 1832年随父移居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毗邻蓄奴州肯塔基),在此生活18年,目睹黑奴悲惨遭遇并接触逃亡奴隶。
  • 参与地下铁路运动,协助逃亡黑奴,这段经历成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重要素材。
  • 1850年《逃奴法案》通过(要求北方协助抓捕逃亡奴隶),激怒斯托夫人,促使她提笔创作。
  • 3. 代表作《汤姆叔叔的小屋》

  • 创作动机:回应《逃奴法案》,揭露奴隶制残酷本质。书中角色部分灵感来自黑奴乔赛亚·亨森(Josiah Henson)的自传。
  • 出版与影响
  • 1851—1852年在废奴杂志《民族时代》连载,1852年成书出版,首年销量达30万册,19世纪全球销量仅次于《圣经》。
  • 引发全美轰动,林肯总统称其为“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指南北战争)。
  • 被译成40余种语言,中文首译本为《黑奴吁天录》。
  • 文学贡献与社会影响

    1. 反奴隶制运动的核心推动者

  • 小说通过汤姆(逆来顺受)和伊丽莎夫妇(反抗逃亡)两条主线,揭露奴隶制对家庭的摧残,激发北方废奴情绪。
  • 1853年发表《汤姆叔叔的小屋题解》,以史料佐证小说真实性,反击南方质疑。
  • 2. 其他重要作品

  • 《德雷德:阴沉大沼泽地的故事》(1856年):进一步批判奴隶制。
  • 《老镇居民》(1869年):描写新英格兰生活。
  • 3. 争议与反思

  • 小说塑造的“汤姆叔叔”形象(、顺从)被后世批评强化了黑人刻板印象。
  • 1869年因出版《拜伦生活真相》(揭露拜伦乱伦)遭英国舆论攻击。
  • 晚年与历史评价

  • 晚年:1873年定居哈特福德,1896年去世后与丈夫合葬于安多佛菲利普斯学院。
  • 历史地位
  • 被列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1名(《大西洋月刊》)。
  • 废奴运动领袖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称:“只要存在对自由的热爱,斯托夫人的名字就不会被忘却”。
  • 总结

    斯托夫人以人道主义精神与文学力量,推动了美国废奴运动与历史进程。尽管作品存在时代局限,但其对平等与自由的呼吁至今振聋发聩。她的勇气与笔触证明:文字可成为变革世界的利刃。

    赞一下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上一篇: 嘻哈起源地揭秘探索其诞生之处
    下一篇: 企业实收资本到账必备附件材料清单与审核要点解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