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与成本控制
1. 核心技术自主化
VIH掌握了电视制造的核心技术,减少了专利费用支出,降低了研发成本。相较于高端品牌(如OLED电视需高额技术投入),VIH采用传统液晶面板(如TN或LCD面板),硬件配置较低(如运行内存仅2GB、分辨率1366x768),进一步压缩了制造成本。
2. 低配置与功能性取舍
VIH电视的硬件参数普遍较低,例如内存组合为8GB+2GB,不支持高端显示技术(如VRR、MEMC动态补偿),音响系统仅配置10W普通扬声器。这种“够用即可”的设计策略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市场需求与竞争策略
1. 电视使用频率下降
随着手机依赖度增加,电视消费需求减弱,VIH通过低价策略吸引仍需要大屏设备的用户(如家庭观影或商用场景)。其主推7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瞄准特定市场空白。
2. 品牌定位小众化
VIH未进入主流品牌行列,未通过国家3C认证,可能为小工厂贴牌生产,省去了品牌溢价和售后服务体系成本。相比之下,传统品牌(如海信、TCL)在研发、渠道和售后投入更高。
三、供应链与生产模式
1. 关联采购降低成本
部分VIH设备通过关联供应商采购,减少中间环节成本。例如,检测设备和软件由关联方直接提供,避免了外部采购的沟通与渠道费用。
2. 寿命与更新周期长
VIH电视宣称寿命长达5-6年,用户换机频率低,因此定价策略偏向一次性低价销售而非长期服务盈利。生产中使用成熟技术(如传统LCD工艺)也降低了迭代成本。
四、潜在风险与争议
尽管价格低廉,但需注意以下问题:
VIH电视的低价是技术简化、市场定位精准、供应链优化及售后成本削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目标用户群体偏向预算有限或场景需求单一(如公共场合)的消费者,但需权衡价格与长期使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