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分光器和分线盒(又称分纤箱)是光纤网络中两种功能不同的关键无源设备,它们在光分配网络(ODN)中扮演互补角色。以下是它们的核心区别与应用解析:
一、功能定义对比
1. 分光器(Optical Splitter)
核心作用:将一路输入光信号按比例分成多路输出(如1:4、1:32),实现光功率的分配。
技术类型:
PLC型(平面波导型):分光均匀(1260-1650nm全波段支持),适用于高密度分光(如1:64),体积小。
FBT型(熔融拉锥型):成本低,支持非均分分光,但波长敏感度高(仅支持850/1310/1550nm)。
无源特性:无需外部供电,仅依赖输入光信号工作。
2. 分线盒(分纤箱,Fiber Distribution Box)
核心作用:提供光缆的终端、熔接、分支和保护功能,连接主干光缆与用户引入光缆(如蝶形光缆)。
核心组件:
光纤熔接盘或机械接续单元
适配器(法兰盘)
分光器安装位(可选)。
防护性:具备防尘、防水(室外型)及抗压设计,适用于楼道、弱电井等环境。
?? 二、技术类型与原理
分光器
分光原理:
PLC型:通过半导体工艺在石英基板上集成光波导,实现精确分光。
FBT型:熔融多根光纤后拉伸,通过控制形变调节分光比。
封装形式:
插片式(楼道箱常用)、盒式(ABS/LGX)、机架式(机房ODF)。
分线盒
结构类型:
室内分纤箱:轻量化设计,壁挂安装,支持蝶形光缆成端。
室外光交箱:金属密封箱体,防腐蚀,用于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交接。
扩展功能:部分分纤箱集成插片式分光器,实现光分配与线路管理一体化。
三、部署位置与应用场景
| 设备 | 典型部署位置 | 应用场景 |
|-|--|--|
| 分光器 | OLT与ONU之间 |
FTTH一级分光:集中安装在光交箱(1:32)
二级分光:一级在光交箱(1:8),二级在楼道分纤箱(1:8) |
| 分线盒 | 楼道、用户入户点、光缆交接处 |
光缆成端与分支(如24芯主干光缆分出2芯至用户)
熔接保护及跳线管理 |
> 典型组网示例:
> OLT → 主干光缆 → 光交箱(含分光器) → 配线光缆 → 楼道分纤箱 → 蝶形光缆 → ONT。
? 四、操作与维护要点
分光器:
需计算插入损耗(如1:32分光器损耗约17dB),确保光功率预算满足传输距离。
避免物理弯曲(最小弯曲半径≥30mm)。
分线盒:
熔接点需用热缩管保护,尾纤预留长度≥0.5m(用户端)。
定期检查密封性(室外型)及适配器清洁度。
五、总结对比
| 特性 | 分光器 | 分线盒 |
||--|--|
| 核心功能 | 光信号功率分配 | 光缆成端、分支与保护 |
| 技术核心 | 光波导/熔融耦合 | 熔接管理/物理接口 |
| 无源/有源 | 无源 | 无源 |
| 典型接口 | SC/LC/FC适配器 | 光缆固定件/熔接盘/适配器 |
| 运维重点 | 损耗计算、波长兼容性 | 物理防护、纤序标签准确性 |
> 关键区别:分光器是信号分配器件,而分线盒是线路管理设备。分光器常内置于分纤箱中协同工作,但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实际部署中,二者共同构建了ODN的物理基础:分光器解决“信号如何分”,分线盒解决“线路如何连”。在FTTH网络中,它们的协同设计直接影响带宽效率与运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