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厢内的立柱结构主要分为三类,它们在设计上兼顾了乘客安全支撑和车厢空间优化,以下是具体分类及说明:
一、中央竖型扶杆
二、侧壁扶杆
三、吊环支撑立柱
不同类型立柱对比总结
| 类型 | 位置 | 主要功能 | 设计特点 |
||--|-|-|
| 中央竖型扶杆 | 车厢中部 | 主要站立支撑,防晃动 | 不锈钢材质,直径粗,防滑表面 |
| 侧壁扶杆 | 车厢侧壁(座椅上方) | 侧立乘客支撑,辅助结构稳定 | 与壁面一体,部分带弧形吊环 |
| 吊环支撑立柱 | 车厢顶部垂吊 | 高个子乘客抓握,分散顶部承重 | 可调节高度,轻量化材质 |
?? 四、其他相关说明
1. 安全标准:所有立柱均需符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2758)的承重与抗震要求,单柱需承载至少300公斤的瞬时拉力。
2. 特殊设计:部分新型车厢(如专利CN206664596U所述)采用电子折叠座椅与扶杆联动结构,高峰时收起座椅可增加16%站立空间,此时立柱支撑作用更关键。
3. 乘客注意事项:广州等地的《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明确禁止倚靠或悬挂重物于扶杆,以免影响结构稳定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车厢布局或设施维护标准,可参考各地铁运营方发布的官方图示或技术专利(如杭州地铁车厢组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