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是一个专业分享各种生活常识、知识的网站!
文章462022浏览59435960本站已运行10313

加强校园正门安全部署先进防冲撞设施保障师生出行平安关键举措

学校门口防冲撞设施是校园安全防护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防止车辆恶意冲撞或意外失控危及师生安全。以下是综合政策规范、技术标准及实践案例的关键要点:

? 一、设施类型与技术标准

1. 常见类型与材质要求

  • 固定/活动式防撞柱:采用镀锌钢管或不锈钢(厚度≥5mm),地面高度≥800mm,地下预埋≥400mm,表面贴黄黑色警示反光膜。固定式需混凝土浇灌安装,活动式则通过套管固定,便于临时通行。
  • 升降柱:半自动液压式升降柱采用304不锈钢(厚度≥8mm),升降高度≥800mm,兼具防护强度与灵活性,高峰时段升起阻隔车辆。
  • 隔离墩/拒马:石质隔离墩直径≥500mm;拒马需符合国标,尺寸依校门实际设计。
  • 防撞石球/水泥墩:成本低且稳固,常与拒马组合使用,如连南县新增79个水泥墩、35个拒马强化校门防线。
  • 2. 抗冲击能力

    设施需通过专业测试,承受高速车辆撞击。例如大兴机场航站楼防撞柱采用14mm厚不锈钢,高强度螺栓固定桥体,此类标准可借鉴至校园场景。

    二、设置规范与布局要求

    1. 位置与间距

  • 设施需覆盖校门外所有出入口,延伸至学生聚集区(如家长等候区),并符合“校门外50米内禁设停车场、摊点”的规定。
  • 防撞柱或隔离墩间隔≤800mm,防止车辆连续冲撞;为保障消防/校车通行,可设≤3根活动式防撞柱(不灌水泥)。
  • 2. 综合布局

  • 结合警示牌、减速带、人行横道形成立体防护,布局需符合公安部门标准(如附件示意图)。
  • 错峰放学时段动态调整设施,如六里屯街道通过“防撞设施+家长等候区”优化人车分流。
  • 三、管理与维护要求

    1. 操作规范

  • 升降柱在上下学高峰及上课期间必须升起,操作时需观察周边行人车辆,确认无障碍后方可升降。
  • 严禁车辆跟随人流出入,夜间或恶劣天气需检查警示灯状态。
  • 2. 维护责任

  • 学校需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设施稳固性、反光膜完整性,损坏后须由专业维保单位维修,禁止私自拆卸。
  • 如重庆南川区专项升级415所学校防撞拒马,建立“摸排-改造-验收”闭环流程。
  • 四、实施案例与成效

  • 区域全覆盖:山东济宁兖州区170余所学校安装拒马护栏,实现“零死角防护”;家长反馈“校门安全感显著提升”。
  • 多部门协作:连南县投入7万元新增防撞设施,配合“警+N”护学岗(特巡警+民警+保安)形成人防物防联动。
  • 智能技防结合:重庆两江新区升级一键报警装置,联动视频监控与防冲撞设施,实现秒级应急响应。
  • ?? 五、法规与政策依据

  • 国家层面
  •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强制规定校门外需设硬质防撞设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提供技术参考(如护栏抗撞等级)。

  • 地方政策
  • 天津禁止校门50米内停车泊位,上海静安区出台升降柱操作细则,安徽要求封闭化管理+防撞设施双保障。

    总结

    校园防冲撞设施需根据校门环境“一校一策”设计,通过合规选型(如升降柱+石墩组合)+ 科学布局(≤800mm间距)+ 动态管理(高峰值守) 构建第一道防线,并纳入“人防(护学岗)、技防(监控联网)、制度防(每日巡检)”的综合安防体系中。各地实践表明,设施标准化与维护常态化可降低90%以上车辆冲撞风险。

    赞一下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上一篇: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办理必备资料指南
    下一篇: 《焚心烈焰狂潮席卷天地只为她一笑沉沦不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