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UI设计项目描述时,需结合设计目标、职责分工、方法论及成果,突出专业性与用户体验优化。以下是结构化框架及要点,结合多篇要求中的案例和行业建议整理而成:
一、项目描述的基本框架
1. 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与时间:明确项目周期,体现时间管理能力(如:“米宝理财APP设计,2016.04-至今”)。
核心目标:简短说明项目解决的问题或满足的需求(如:“提升金融类APP的用户操作效率与视觉吸引力”)。
产品定位:描述目标用户和场景(如:“服务于中小投资者的理财工具,侧重安全性及界面简洁性”)。
2. 职责与贡献
设计角色:明确个人职责(如:“主导界面视觉设计,参与交互原型评审”)。
关键任务:分点列出具体工作,如用户调研、竞品分析、高保真原型设计、标注切图、开发协作等。
协作流程:提及与产品经理、开发团队的沟通方式(如:“使用CoDesign管理设计资产,确保开发还原度”)。
3. 设计方法与亮点
设计规范:说明配色方案(如“以蓝色为主色调传递信任感,黄色辅助色提升活跃度”)、字体选择(如“苹方字体确保多端兼容性”)、图标系统等。
交互创新:描述解决痛点的交互设计(如“引入手势操作简化流程,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用户测试:若涉及用户反馈优化,可量化结果(如“通过A/B测试将点击率提升30%”)。
4. 成果与影响
上线状态:标明项目是否落地(如“产品已上线,累计用户量50万+”)。
数据验证:引用关键指标(如“用户留存率提升20%,获App Store设计推荐奖”)。
作品链接:附上作品集或线上案例(如“访问链接:)。
二、优秀描述的参考模板
案例1:医疗类APP设计
项目名称:张辉医生医疗APP(2016.09-至今)
项目描述:
面向在线问诊用户,整合预约、购药、健康管理功能,参考平安好医生等竞品优化体验。
负责交互原型与视觉设计,制定统一色彩规范(主色2A7BD0),优化加载动效减少等待焦虑。
通过用户测试迭代3版,新增“闪电购药”入口,使下单流程缩短至3步,转化率提升25%。
成果:上线后用户满意度达4.8/5,获2024年医疗健康类设计创新奖。
案例2:后台管理系统设计
项目名称:商户后台管理系统(2016.10-至今)
项目描述:
设计企业级信息管理后台,采用栅格系统布局,定义操作类按钮交互状态(悬停/禁用/激活)。
输出标注文档及组件库,配合开发实现90%设计还原度,降低沟通成本40%。
引入SWOT分析法优化功能优先级,新增数据可视化模块,提升管理员决策效率。
三、需避免的常见问题
1. 过于笼统:避免仅写“负责UI设计”,需具体到功能模块(如“主导登录页改版,优化表单填写体验”)。
2. 忽略团队角色:明确个人贡献(如“独立完成80%页面设计”或“带领3人团队完成视觉规范”)。
3. 忽视用户体验:需体现用户场景洞察(如“通过用户访谈发现老年用户偏好大字体,调整字号层级”)。
4. 缺乏数据支撑:尽量量化成果(如“通过简化流程使用户流失率降低15%”)。
四、进阶技巧
故事化表达:用“用户痛点→设计策略→验证结果”逻辑串联描述(如:“初版页面信息过载→采用卡片式分层布局→用户任务完成率提升至95%”)。
工具提及:展示专业能力(如“使用Figma完成响应式设计,配合Zeplin交付开发”)。
版本迭代:若项目周期长,可分段说明阶段成果(如“V1.0聚焦核心功能,V2.0扩展社交模块”)。
通过以上框架与案例,可系统化呈现UI设计项目的完整性与专业性,同时突出个人价值。具体撰写时,可根据项目复杂度调整详略,重点展示与目标职位匹配的技能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