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育部修订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共包含9条内容(并非10条),总计282字,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以下是完整条文及核心要点解析:
《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全文
1. 爱党爱国爱人民
→ 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人民和中国。
(突出家国情怀与政治认同)
2. 好学多问肯钻研
→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强调主动学习与科学精神)
3. 勤劳笃行乐奉献
→ 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新增劳动教育与社会服务要求)
4. 明礼守法讲美德
→ 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细化公共行为规范,如"礼让排队")
5. 孝亲尊师善待人
→ 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强化家庭、学校人际关系准则)
6. 诚实守信有担当
→ 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知错就改。
(聚焦诚信品质与责任意识)
7. 自强自律健身心
→ 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新增网络素养要求,如"绿色上网")
8. 珍爱生命保安全
→ 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突出生命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
9. 勤俭节约护家园
→ 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回应时代关切,如"低碳生活""抵制攀比")
修订亮点与背景
1. 操作性增强
删除抽象表述,补充具体行为指引(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排队"),更易落实。
2. 时代性更新
新增网络安全、环保生活、远离毒品等现代社会焦点问题。
3. 传统价值传承
保留热爱祖国、诚实守信等核心美德,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语言简洁押韵
每条以七字短语开头,朗朗上口,贴合学生认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