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线的方向
南北方向:经线(也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半圆形弧线,所有经线均指示南北方向。例如,沿任何一条经线移动,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或南极。
长度与分布: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约2万公里),并在两极交汇。经线之间的间隔称为经度,以本初子午线(0°)为起点,分为东经和西经各180°。
2. 纬线的方向
东西方向: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所有纬线均指示东西方向。例如,沿赤道或任何纬线移动,方向始终平行于赤道。
长度与分布:纬线长度从赤道(最长,约4万公里)向两极逐渐缩短,至两极缩为一点。纬度以赤道为0°,向北为北纬(N),向南为南纬(S),最高达90°。
3. 经纬网的交叉与坐标定位
相互垂直:经线与纬线相互垂直交织形成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共同构成地理坐标的基础。
方向判断应用:
经线:确定某点相对于极点的南北位置(如北京位于北纬40°)。
纬线:确定某点相对于赤道的东西位置(如北京位于东经116°)。
4. 特殊情况与常见误区
误区修正:部分资料可能误述方向(如中将经线方向描述为东西),但主流定义一致确认经线为南北、纬线为东西。
极地特殊方向:在南北极点,所有经线汇于一点,此时仅存在单一方向(北极为所有经线的南方终点,南极为北方终点)。
经线方向:南北(连接两极,指示绝对南北)。
纬线方向:东西(平行赤道,指示绝对东西)。
这一方向定义是地理学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地图、导航及空间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