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东辰安华知识网是一个专业分享各种生活常识、知识的网站!
文章462022浏览59435911本站已运行10313

泉城冬韵水墨画卷中氤氲的暖意与清冽时光

1. 创作时间与地点

老舍于1930年前后受聘于济南齐鲁大学(现山东大学),在此任教期间完成该文。具体创作时间为1931年春,最初作为长篇散文《一些印象》的第五节发表于《齐大月刊》第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这一系列散文还包括对济南风景、人文的细致观察,如《济南的马车》《济南的秋天》等。

2. 个人经历与情感基础

老舍曾在济南生活四年(1930-1934年),将山东视为“第二故乡”。他对济南的山水、民风充满深厚感情,尤其是济南冬日的“温晴”气候与独特的地理环境(三面环山、泉水丰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其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晚年仍常怀念这段时光。这种情感成为他创作的核心驱动力。

3. 文化对比与创作动机

老舍在文中将济南与北平的寒风、伦敦的阴霾、热带的酷热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无风、响晴、温暖”的特点。这种对比不仅源于个人旅居英国(1924-1929年)的体验,也体现了他对济南自然与人文的独特审美偏好。他试图通过文字展现一个“理想的境界”,传递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4. 作品结构与文学意图

《济南的冬天》原为《一些印象》的片段,但独立成篇后结构精巧,以“温晴”为主线,分层次描绘山、水、城、天的景象,融入大量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细腻且充满诗意。老舍希望通过散文唤起读者对自然美的感知,同时隐含着对动荡时局的反思(如《吊济南》中提到的城市衰败)。

5. 时代背景与社会关联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动荡,但济南相对安定,为老舍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他在此期间完成了《猫城记》《离婚》等代表作。《济南的冬天》虽未直接涉及社会批判,却通过描绘“世外桃源”般的城市图景,间接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济南的冬天》既是老舍个人情感与济南自然人文交融的产物,也是其文学技巧的集中体现。文中对“温晴”气候的赞美、对山水细节的刻画,均源于作者在济南的生活积淀与艺术提炼,最终成就了一篇兼具地域特色与普世美感的散文经典。

赞一下
东辰安华知识网
上一篇: 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筑牢新时代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根本基石
下一篇: 《法布尔昆虫记全物种微观生态观察与生存智慧探秘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隐藏边栏